為改革 我無情

撰文/總裁 葉信村

1981年對奇異公司(GE)而言真是最奇異的一年,因為任用傑克‧威爾許為最高執行長,在帶領奇異公司20年期間,一手打造「奇異傳奇」,讓奇異公司身價暴漲四仟億美元,躋身全球最有價值企業之列,而威爾許也被譽為「世紀經理人」、「美國企業的標竿人物」,當今日各EMBA、經營管理者視威爾許管理名言為聖經之時,可知80年代威爾許為了改革付出多少被毀謗批評的慘痛代價,輿論無情地批判、嘲諷,稱他為「中子彈威爾許」,因為他裁撤了許多無效率的事業部門,使至少十餘萬人失業,雖遭此無情地批判,威爾許仍不改其改革初衷,其言「如停止改革,奇異就玩完了。」如今眾人誇讚,其著作、演講一時洛陽紙貴,只是又有誰知道威爾許所承受的非難與壓力,若換作他人,又有誰敢輕易嘗試、勇於面對而堅持改革。
「漢武大帝」劇中余百看不厭的是第一集,漢武帝與史記作者司馬遷的一段對話。司馬遷承認無法看透漢武帝的心胸(後代考古學者也發現史記確實有許多謬誤)。就如漢武帝所言,史記雖稱不上正史,也可代表司馬遷一家之言。在史記上,司馬遷曾檢討此事,也自認為無法理解,也沒有資格批判漢武帝為後代子孫社稷之謀劃。他稱漢武帝為大仁慈,漢武帝回答:「所思、所做、所為只有天知道。」漢朝自創國以來,忍辱偏安,甚而喪權辱國。但朝中權貴,只問本身榮華富貴,只求茍安,不求千秋萬世。當漢武帝勵精圖治改革,卻遭受既得利益者排山倒海的攻擊,性命、皇位危在旦夕,但仍勇往直前。所以後人都稱呼中華民族為漢民族。所謂:如果以銅為鏡,可以端正衣帽;以歷史為鏡,可知時代興亡衰替;以人為鏡,可以明得失。在今日去中化的教育體制下,或許有許多人聽不懂這層意義吧。可悲、可嘆呀!張飛打岳飛或許會成真哪!

鉅眾集團總部大樓啟用以來,版圖日益擴大。並已準備好隨時進軍國際,與國際金融資本市場連結,成為一真正國際級企業。日前接待對岸領導至總部參觀,皆訝異讚賞集團之宏觀,非一般企業所能比擬。在接受如此讚譽之時,余反而有點心虛,自問道「經營團隊真的有那麼強?或者只是個構想藍圖而已?」人才呢?組織團隊呢?從去年起便在週會上提出警訊,並要求同仁,從參觀萬博、並推薦「李世民訥諫術」、「西點鐵則」、「第五項修練」、「六標準差」、「主管若不便成鬼,屬下怎會成才」、「企業生命週期」、「藍海策略」、「致勝」、「世界是平的」…等書,並成立讀書會分享心得,然而就像暮鼓晨鐘般(有許多同仁還不見得聽懂這四個字的涵義),清者自清、濁者自濁,一點危機意識也沒有,鉅眾集團真的是太平盛世太久了、人員開始安逸、懶散了,失去了創業時的?志,這樣的經營團隊如何躋身國際?如何與對岸一較長短?已經到不改革不行的地步了,同仁們直呼覺得壓力好大,然而「碳」如不經高壓,怎會成為珍貴的鑽石呢?
過年後總部採取了一連串措施,裁撤資遣無績效之單位,並加強同仁教育訓練,仿照美國房地產大亨川普「誰是接班人」的作法訓練執行主管,並企劃節目廣納人才(名稱未定)成為各事業體的C.E.O,甚至余願意將總裁位置讓賢交給專業經理人,讓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開,當事情公佈後,許多學者皆訝異,台灣企業大多為保守家族式經營手法,怎會有人有這樣的想法?名製作人王偉忠先生知悉此訊息也主動南下願意與鉅眾合作,製作此一頗具教育意義的節目,「成功不必在我」集團的使命與延續,股東享受I.P.O(Initial Public Offerings,首次公開募股)市價幾倍的利潤,社會因集團的成長再創另一經濟奇蹟,這才是余在有生之年的目標,任何無情地毀謗我都接受,無情也好、無義也罷!余都義無反顧堅持改革,連最有權勢的總裁位置余都可讓賢,您還有什麼好計較的,不是嗎?
日前某電視台訪問宏仁集團創辦人王文洋(台塑集團王永慶之子),他談到當時王永慶把他逐出服務二十年的南亞,當時的王文洋充滿驚恐,甚至抱怨父親的無情,如今回想起來反而感謝當時父親嚴厲的仁慈,或許這就是司馬遷所講的大仁慈吧!王文洋也認為為人父當如此,如果當時父親溺愛,他絕不可能成為宏仁集團的創辦人。這件事讓余想起這一生影響最重要的三本書,其中一本「向太陽挑戰」,作者系山英太郎(現日航最大股東),其父親就如王永慶般的嚴竣對待,他才有如今的成就。聽到同仁因壓力過大、公司太嚴格就回去向父母哭訴離職,父母不僅縱容反而怪起公司,這也讓余想起往事,余一位幼年玩伴資質優秀,成年後卻一事無成而寄居余家,有一晚其父來看望他,要他工作不合適、做不來就不要做,父親會支援他,如此溺愛到了四十歲還是一事無成,其父將他與余相較而怪起他來,那一晚余也恍然大悟,原來就是此點不同。
就如同系山先生最後悟到,原來父親的愛是嚴竣的,不像母親的仁慈。週會同仁們朗誦由麥帥「父親的祈禱詞」改編的創辦人祈禱詞中有句「我祈求,領導他們不要走上安逸和舒適的道路,而讓他們接受困難及挑戰的磨練和刺激,在此請讓他們學習從暴風中站起來」這就是父親的愛,鉅眾人啊!鉅眾人!如果您這麼認為的話,您當可了解「無情」這兩字的真意吧!

放眼大中華-鉅聯水務「昆山廠」

撰文/鉅聯水務 王小玫

鉅眾集團大中華水務事業-鉅聯水務「昆山廠」
鉅眾集團位於大中華江蘇省昆山市的鉅聯水務「昆山廠」,以策略性購併上游零組件工廠,產品創新、積極掌握下游末端銷售通路,佔地廣達1萬5000坪,己於2007年4月正式動工興建,預計未來完工後,將為水務界完整垂直整合示範工廠。
國際化發展的起點 動土奠基典禮活動紀實
自接獲派遣大陸昆山起,我每天都懷抱著好奇忐忑的心情面對接下來的工作挑戰,從未離開台灣工作的我,即將要變成空中飛人,跟著全世界前五百大企業在一塊陌生的土地上求生存,在同一個戰場廝殺,這是一種榮耀,也是一項艱鉅的任務! 在中國大陸運用全世界企業為祖國建構經濟奇蹟的同時,昆山已成為國際資本投入的高密度地區、外商投資產出的高回報地區、以及經濟發展的高增長地區之一,且被臺灣某工會評為「大陸投資環境最值得推薦城市」之一。鉅眾集團投資大中華水務市場,以昆山為基地,於昆山市錦溪鎮取得75畝土地興建昆山鉅聯水務公司,從過濾水的基礎薄膜、水機設備到水家電行銷市場…預定搶占中國大陸幾百億科技純水與飲用水市場。
昆山錦溪素有中國民間博物館之鄉的稱號,具豐富的旅遊資源,得名兩千多年的錦溪古鎮裡還有居民居住其中,被譽為「活的古鎮」,是昆山最後一塊處女地。在鉅聯水務基地附近,已有新加坡、澳大利亞、美國、德國、台灣…多國的外商規劃建廠,是昆山新興的工業區,也是下一波外商集聚的戰地;雖然目前看來仍是荒蕪綠地、澤國水鄉,但誠如當地人的說詞:「昆山三個月一翻」,進步速度與建廠速度絕非想像!
拜拜工程 從心學習
初到昆山,當我亟欲了解工作內容並尚處懵懂之際,接到總部指示將於4月12日舉行開工拜拜活動,也是我對當地人、事、物摸索的開始。由於第一次到大陸工作,對於當地人文實在不熟悉,雖有朋友在大陸其他城市任職,但是每個省市地區的風俗民情不同,實在傷透腦筋!在籌備動土典禮時,最繁瑣的就是與台灣溝通籌劃事宜的往返,此時才真的深深感受到海峽兩岸的「距離」。一搭一唱的skpye溝通,儘管訊息往返即時,但還是有等待回覆訊息的辛苦,尤其在確認方位與準備用品的溝通部份,深怕棋差一著,畢竟當初市八十的開工活動,錯過了參與,實在對於「籌備規格」沒有一點概念,所幸在總監的協助下,總部拜拜達人葉美芳組長傳承了市八十開工拜拜資料,協助我準備用品的「菜單」,而昆山當地的現場作業也多虧了「昆山興麒淨水公司」的陸幹鼎力協助,加上總部派駐的好幫手陳承賢專員的自動自發及勤快努力,才讓籌備工作在很快的時間內進入狀況!
海峽二岸文化差異
為了讓活動更貼近當地需求並結合台灣需要,籌備同仁先參加了昆山錦溪聯合23家廠商的奠基活動,希望可以了解當地舉辦活動的細節與習慣,卻發現大陸奠基活動沒有「拜拜」這個項目,因此尋找昆山的活動籌劃公司協助奠基用品的準備,祭拜用品則由籌備人員自行處理。大陸與台灣真的是有許多的差距,在討論祭拜用品的同時,我們意外的發現大陸拜拜使用生食(也就是整隻會動的活雞拿到桌上拜),而台灣拜的是熟食,到底是遵循台灣的傳統還是大陸的傳統呢?此外,大陸當地大街小巷找不到「發糕」這種東西,到底該拿什麼代替好呢?就在大家苦思不解的時候,尊敬的江老師到了昆山,一句「比照台灣習俗」解決了我們用品準備上的困難。
4月12日是一個艷陽高照的好天氣,一大早林執行長帶領江老師、閻副總、與祭同仁以及與祭貴賓:建築師、設計院…到達了錦溪工地現場,地上的土坯以及拜拜用品已經到位,雖廠商帶來的桌子比預定規格小了些,但是以「市八十」為規格籌備的祭拜用品可不簡單,五牲、十果、糖果、餅乾、飲料、茶酒、紅圓、蛋糕、12箱的金紙…絲毫不馬虎,除了現場的工作人員外,工地附近也吸引了不少當地民眾圍觀,我想是大陸奠基很少有這樣的陣仗吧!這時籌備用品的同仁拿了兩尺長的長香到了現場!「兩尺長的長香???」原來大陸對於可焚六小時的香有這麼長,感到不可思議!當然主祭者不可能拿這麼長的香來拜拜,林執行長下令將長香插在工地的四周,這時可苦了工作人員需要跑到四個角落插香,卻也發現工地真的非常的大,日後廠房完工後相信一定十分壯觀,不愧是地大物博的中國啊!
大中華 與世界接軌的土地
當與會貴賓逐一到場後,動土大典在司儀清脆洪亮的祝禱詞中開始參拜的程序:
第一鏟:動工大吉
第二鏟:工程順利
第三鏟:起造平安

當主祭者與陪祭者將金鏟鏟向了土坯中央,完成了這次奠基典禮儀式。簡單隆重的奠基典禮代表著昆山鉅聯水務的發跡,隆隆的鞭炮聲作響了半個小時不絕於耳,震驚了錦溪鎮招商中心的書記也到現場觀看,這是鉅眾集團投資大陸事業體紮根的一大步,在這個與世界接軌的土地上,在這集團發展國際化的起點,我有幸參與其中,是一種使命亦是一種榮耀!

僅以此文感謝總裁、總監、江金澤老師、AMC葉美芳組長、PCM閻國安副總、鉅聯水務林執行長、陳承賢、興麒昆山淨水公司所有同仁鼎力協助,方能讓動土典禮圓滿完成!

別當直昇機父母

撰文/clio

新興族群「直升機父母」
新生代的父母其實也正面臨兩個世代交錯的壓力…,從小就被教育成要聽父母話的乖小孩,只要順從父母的想法選填志願,就可以圓滿達成父母的期待而光耀門楣;現在換成自己作了父母,面對獨生子女除了期待,更多了二對祖父母及夫妻加倍的關愛、寵愛與溺愛,相對地在「權威教育」與「民主教育」之間,總是想盡辦法給孩子最好的,自己吃過的苦絕不讓孩子再受過,甚至將自己無法達成的心願,讓孩子為自己實現夢想;不能讓孩子受任何一點委屈與挫折,並盡全力讓孩子學習才藝,孩子唯一的使命就是把功課學業打理好,這就是自己一手打造的「完美小孩」,「直升機父母」以投注自己所有的努力在「教育」與「栽培」孩子為最終目標。
「直升機父母」的焦慮來自少子化的趨勢以及面臨教改的無所適從。孩子生得少,因為教育成本太高、生活壓力太大,這些既成的事實與藉口,讓父母集中火力不斷地投資在自己的孩子身上,從零歲開始在媽媽的肚子裡就聽莫札特長大,還不會走路就進行左右腦開發的課程,說穿了,父母就怕輸在起跑點。而自以為是受過高等教育的「直升機父母」,不僅僅在孩子的上空盤旋,這股力量也直接進入校園,由於過度關心的結果,造成過度干預並影響學校的教育方針;在一片師權低落、親權高漲的聲浪中,使得教育體系兩股最重要的力量,非但不能整合資源,更造成彼此互不信賴的拉鋸戰。最後犧牲的~還是我們的孩子。
直升機父母就像啟動教育食物鏈的改變,父母的觀念改變了老師的態度,老師的態度影響了孩子的學習動機。一切以成績為依歸的教育體系,讓孩子無法體會生活教育的重要性,那才是真正影響孩子-未來在社群養成健康面對人生態度的基礎。
新貧奢華主義悄悄崛起
這是個充滿矛盾、自相衝突的世代,面對「M型社會」該如何巧妙地找出屬於自己的位置?行銷學裡曾提及:看得見的地方可以極盡奢華,看不見的地方可以儘量簡約;另一個社會現象是:打扮摩登的職業婦女,可以提著數萬元的名牌包,卻拿著截角排隊購買超市裡的特價商品;妳也想擁有一只LV、GUCCI或Burberry嗎?也堅持不用仿冒但不介意二手的品牌認知嗎?網路購物市場隨之因運而生,妳也可以不用花大錢,但同樣可以擁有時尚、享受奢華!
貧窮貴公子的時代來臨了,因為奢華正在流行!但是另一股「簡約樂活」也逐漸形成~可以走路就不開車,可以爬樓梯就不搭電梯,可以提昇精神糧食就降低物質享受;根據理財專家分析:每天少喝一杯105元的starbucks coffee,五十年後再加上複利計算,至少可以存入上百萬元的收入,這個數字正如同國人可吃掉一條高速公路一樣驚人;「新貧奢華主義」代表這個世代對未來的不確定性、對自己的不安全感,想要及時行樂、想要活在當下、想要用奢華名牌證明自己的存在…。
重新學習--輕鬆作自己
簡單的生活哲學其實不簡單!是生活習慣的改變與價值觀的認知,認真努力工作的你、認真打造生活的你,面臨「M型社會」的來臨,作好心理建設並身體力行「簡約樂活」-向上奢華、向下好省,在不影響生活品質的簡單步調中,其實你也可以輕輕鬆鬆作自己!
「完美小孩」真的完美嗎?
在這樣環境中成長的孩子,是無法真正體驗家庭與生活教育的真諦;在校以成績掛帥的教育體制下,對孩子的價值觀造成很大的偏頗;孩子無法獨立生活,包括自己的起居飲食都有人打點,不曾洗碗、掃地或整理房間,不敢一個人過馬路,不懂如何搭乘交通工具,不會人際互動與團隊合作,更不懂得最基本的禮貌與尊重,面對挫敗更有千萬個理由,認為是父母沒有為自己作好萬全的準備與安排,所有的決定都與自己無關,因為我們是被塑造出來的「完美小孩」。
這樣的孩子真的完美嗎?學校的課業外加滿滿的才藝與課輔,就連假日也不放過拉小提琴、練直排輪,當然更少不了美語課程外加潛能激發…等;看似周延又多元化的學習,我們的孩子沒有了童年,記憶中就是往返在學習的路程中,卻沒有好好用心觀察風景的變化,沒有藍天綠地的視野,卻是小小電腦或MP3的電玩高手;任何孩子想要的東西都用成績作為要脅,我們怕傷害孩子的心靈,卻又是侵蝕孩子靈魂的殺手!試問:我們真的是為孩子好?還是對孩子好呢?
承諾:給孩子自己的人生
回頭想想自己的童年,父母至少會給我們三、五個手足,在成長的過程中或許不是手掌心的寶貝,卻絲毫沒有減損我們對父母的愛,在手足之中知道進退、禮讓、學習與付出;或許因為自己不是焦點反而更能健康而平穩地發展,有特別的專長與興趣而成就今天獨立自主的人生,這樣的成長過程,父母只是靜靜地、默默地給予支持與祝福!我們自然在挫折中學習摸索,在困境中學習成功;我們要自尊也要安慰,學習釋放自己的情緒與淚水,手足的肩膀讓我們更有安全感!這樣的過程或許沒有物質上的滿足,卻是一段令人難忘又豐富的真實人生。
親愛的「直升機父母」承諾孩子一個自己的人生吧!我們不可能一輩子盤旋在他的上空,終有一天我們會飛不動而自然隕歿,而孩子有自己的一片碧海藍天,要給孩子最好的視野就趁早放手吧!現在可以作的是給予好的機會與環境,讓他們自己學習成長,我們無法給答案,是非對錯讓他們自己抉擇,因為這是孩子自己的人生,無論好壞都要有對自己負責的勇氣與擔當。
後記
當孩子誕生時,我們就曾承諾要愛他一輩子,但,我們真的這樣做了嗎?我們所作的一切,是做對了嗎?教改十年,台灣創造了一大群「直昇機父母」,在這個關鍵時刻,該是父母與社會自我檢視的時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