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上次FB發文以來,文末提到坂本龍馬的「船中八策」,以及創辦「三菱財團」的岩崎彌太郎,大概大部份朋友沒能體會出我內心想要所要說的是什麼吧?前一段期間發了「養生村問卷調查」,除了感謝大家踴躍提供意見,我也從團隊大數據分析看到了需求。
為什麼會起心動念?
這原因也曾應客服要求親自解釋了兩次,但不知是因為拙於言詞還是太超前,亦或是太深奧?總聽到一些似懂非懂的提問!民國40~60年代出生的總會自嘲:小時候聽父母的,等熬出頭生了小孩卻一樣要聽兒女的!兒女聽話、上進就還好,出了個「躺平族」、「啃老族」的那就一生黯淡了,這就是所謂【三明治族群】!等上一代走了,想說能夠清閒的過下半輩子,卻又被社會輿論說成【下流老人】,為人群、社會、家庭,無怨無悔的付出了大半輩子,這又情何以堪呢?在日本出差時,一直探討著日本老齡化社會所產生的原因與影響,為什麼有豐厚退休金的銀髮族卻一直量入為出,不敢有太大的花費?究其原因:就如柯林頓競選總統辯論時講了一句名言「笨蛋,問題出在經濟! 」,其實原因是:笨蛋,問題出在「利率」上!在低利率、零利率或負利率時代,這些銀髮族每花一分錢都會吃到他的「棺材本」,誰敢花?別到時候真的死無葬身之地啊!所以低利率、負利率真的是對的嗎?我不是「計劃經濟理論」奉行者,但絕對贊同「低利率或負利率是資本家、銀行家割中下階層韭菜的說法」,換句話說,就是要為中下階層或銀髮族保有養家活口的利率!這也就是我有養生村概念的理論基礎!
如日本幕末明治維新一樣,要改變長期以來低利率的心理習慣,可能會造成心態的不適應與轉折,但與其抱怨還不如想出問題的癥結點,並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,總比看那些即將退休或已退休的銀髮族惶惶不可終日的好吧?我們已創造了幾萬戶人財務自由,如能進而在財務自由情況下,再創造出退休後有尊嚴、心靈祥和、不必為俗事煩惱苦悶的【人間淨土】,這或許是上天想交給我的使命吧?
很多同仁都不解,為什麼我老是每2~3年都會想著去一個台灣人不熟悉的日本鄉下-「平泉」、「毛越寺」、「中尊寺」?起先我自己也覺得很奇妙,為什麼我去到那裏就不自覺的心裏平靜安詳?一經了解才知道那裏是藤原三代抱著創造「人間淨土」的理想所構思經營出來的,其畫面也是一直在我心裏夢想的【沒紛爭、沒煩惱、沒後顧之憂的淨土】,是將會逐一呈現並與所愛的人一起分享,還是永遠深藏在我內心?就有待天時、地利、人和的宿命了!

